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2.我被告知,这就是水星居民的生命。也就是说,他们对世俗和肉体事物并不感兴趣,只对宪法、法律和政府形态感兴趣。他们也对天上的无数事物感兴趣。我还得知,许多水星人能与灵人交谈,由此知道属灵事物和死后生命的状况,这使得他们鄙弃肉体和世俗事物。事实上,凡确切知道并信服死后生命的人,都关心天上的事物,因为它们是幸福的永恒源头,至于世俗的事物,除了那些生活必需品外,他们并不关心。由于水星居民具有这种性质,所以来自水星的灵人也具有这种性质。每个星球的灵人都在他们星球的附近,因为他们出自其星球的居民,具有他们的秉性。也正因如此,他们能服务于这些居民(AC 9968)。
9258.“不要为他移去重驮”表不接受真理。这从“不要移去”的含义清楚可知,“不要移去”是指不给予教导并纠正,在此是指不能接受教导,因而不能接受真理,因为所说的话论及与教会的良善不一致的虚假,这虚假就具有这种性质。“移去”在灵义上就具有这种含义,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这些话用来论及正在讨论的主题。因此,“移去”在字义上用来论及驴卧于其下的重驮,在内义上用来论及与教会的良善不一致的虚假。故就内义而言,所表示的是没有通过纠正移除虚假,因而也没有通过这种纠正或移除所带来的对真理的接受。既有与教会的良善一致的虚假,也有与它不一致的虚假。一致的虚假就是有良善藏在它们里面,因此能通过这良善被折向真理的虚假。而与教会的良善不一致的虚假则是有邪恶藏在它们里面,因此不能被折向真理的虚假。
至于藏在纯正真理,或就在前面被称为虚假的非纯正真理里面的良善,以及藏在虚假里面,甚至也藏在真理里面的邪恶,这良善或邪恶就像果实种子中生命的生殖胚芽。当果实开始生长时,它的所有纤维都专注于种子的生殖胚芽;它们用渗透的汁液滋养并形成它。不过,一旦它形成,纤维就会退出离开它,并把汁液从种子中带走。结果,果肉变质腐烂,然后作为土壤而服务于生殖胚芽。当种子中的生殖胚芽在地里开始新的发育阶段时,种子本身也是如此。新芽中的生殖胚芽对应于一个人里面的良善;种子本身对应于他的内在事物或内在部分;种子周围的果肉对应于外在事物或外在部分。当人的内在部分正在重新形成,或正在重生时,外在人的记忆知识和真理就像果实的纤维,汁液通过它们被输送到内在部分。然后,当这个人已经重生时,外在人的记忆知识和真理也被分离出去并充作内在部分的土壤。类似的事也发生在种子所对应的此人的内在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以这种方式形成的良善就产生一个新人,就像种子中的生殖胚芽产生一棵新树,或一个新芽一样。万物就这样变得焕然一新,之后增多结果,直到永远。正因如此,新人变得像一个花园,一个天堂花园;在圣言中,他也被比作这样的园子。
这就是主在马太福音所说这些话的含义:
天国好像一粒芥菜种,有人拿去种在田里。这原是百种里最小的,等到长起来,却比各样的菜都大,且成了树,天上的飞鸟也来在它的枝头搭窝。(马太福音13:31-32)
由此可见含有良善在里面的纯正真理和不纯正真理是何情形,即:良善形成后,就会产生诸如与良善一致的那类真理;即便是不纯正的真理,它们也被当作纯正的来接受,因为它们具有良善的味道;事实上,它们从良善获得自己的本质存在和生命。良善通过真理来繁殖和发展,它在发展期间,不断努力产生一种含有类似繁殖能力的新良善。它的作用方式,就像种子的生殖胚芽在为产生新果实和新种子而破土而出的新芽或新树中的作用方式一样。不过,种类是不计其数的,其不同性质取决于通过遵行信之诫命的仁爱生活而已经形成的良善。
从对立面能看出含有邪恶在里面的虚假是怎么回事,即:它们就像结坏果子,必须被连根拔起并扔进火里的树,正如主在马太福音中所说的:
凡好树都结好果子;惟独坏树结坏果子。好树不能结坏果子,坏树不能结好果子。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所以,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马太福音7:17-20; 12:33)
约翰福音:
耶稣说,枝子若不连在葡萄树上,自己就不能结果子;你们若不住在我里面,也是这样。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住在我里面的,我也住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做什么。人若不住在我里面,就像枝子丢在外面枯干,人收集起来扔在火里烧了。(约翰福音15:4-6)
由此明显可知,凡结果子的良善都始于主,它若不来自主,就不是良善。
1318.“现在他们想要做的一切事,就没有什么可拦阻他们了”表示除非他们的状态现在改变,这从下文清楚看出来。圣言的内义具有这种性质:它不断关注接下来的事,以及结论,尽管这在字义上并不那么明显。至于前面所描述的那种人,他们想要做的事,没有什么可拦阻他们了,除非他们的状态改变。不过,他们的状态确实改变了,这一事实从下文清楚看出来。思想做某事无非是意图,也就是目的。人所关注的目的永远无法被阻止,也就是改变,除非他的状态改变。因为目的是一个人的实际生命,如前所述。当状态改变时,目的也就改变了;而思维则随目的一道改变。至于发生在该教会成员当中的状态改变是何性质,蒙主的神性怜悯,容后再述。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